本篇文章1410字,读完约4分钟
12月12日,国新办公室就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项目全面通水五周年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现场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项目全面通水五年效益明显,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最为突出。
照片来源:经过记者的周程拍摄
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在发布会上说,北京市73.3%的人使用了南方的水。 天津市14个行政区都用汉江水; 河南省受水区59个县区均受益,许多城市主城区100%采用南水,郑州等南水北调用水量80%以上; 的邯郸、石家庄沿线城市和沧州、衡水等市90多个县区受益,江苏形成双线输水格局,受水区供水保证率提高20%-30%,提高了苏北地区防洪防洪抗旱性。
蒋旭光表示,今年江苏、安徽、江西都遭遇了几十年来首次的大旱,但通过南水北调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共同输水,大幅缓解了干旱。 可以说,即使有干旱也没有干旱与南水北调的贡献密切相关。
“山东省已形成‘t’字型的骨干水网结构,南北一条,东边一条,东边是青岛、烟台、威海、淄博的‘t’字型,是胶东半岛的供水大动脉。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比较有效地保证了黄淮河平原这些城市的供水保证率,确保了这些城市的供水安全。 ”。 蒋旭光说。
并在通水5年间,丹江口水库及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级标准以上,中线干线输水过程中80%以上水量为ⅰ级水,水质良好。
蒋旭光表示,东线项目稳定在ⅲ级标准,沿线人群饮用水质量明显改善。 然后,河北黑龙港地区,第一是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包括石家庄的一部分,告别了500多万群众长时间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
此外,还修复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沿线的生态文明建设。 蒋旭光强调,东中线一期项目建成通水较有效地增加了华北地区可用水资源,实施了超采地下水置换生态补水、地下水限制等措施,大幅扩大了河湖湿地面积,较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了沿线生态文明建设。
值得观察的是,项目正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黄淮河平原流域优质快速发展。 蒋旭光表示,受水区全部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快速发展高效节水领域,淘汰制高水消费、高污染产业,使这些受水区节水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较有效地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 此外,深入开展污染治理,关闭和周转多家污染公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通过实施‘双份制’水价,按价格核定水价,有力推进了受水区水价改革,为工程健康运行创造了条件。 而且,这些地区的节约用水意识也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蒋旭光说。
项目将促进内需拉动,扩大就业,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据国家相关权威研究机构判断,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工程投资每年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0.12个百分点,工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乘数效应而进一步扩大。
蒋旭光表示,建设期间,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公司超过1000家,建设高峰期每天有近10万建设者在现场施工,加上上下游相关领域的带动作用,每年增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通水后,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基本摆脱了缺水的制约,也为京津冀河北省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术的实施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这里面还有一个数字。 - -按年全国万元gdp平均需水量73.6立方米估算,南水北调可向北方增加近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为受水区约4万亿元gdp的增长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支持。 南水北调的综合效果很大。 ”蒋旭光说。
标题:“南水北调综合效益巨大:为受水区约4万亿元GDP增长提供高质量水资源支撑 每年增加数十万就业岗位”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