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7字,读完约3分钟

11月13日上午,国新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中科院科技扶贫工作成效相关情况。

目前,中科院在科技扶贫方面取得了那些成效? 形成了那些有益的经验吗? 这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庆在回答《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中科院的定位是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脱贫目标。

“为了与地方各级政府,包括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无缝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也有很好的机制。 ”严庆说。

 

图片来源:国新阀的视频截图

在发布会上,《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提问说,中科院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许多贫困县摆脱了贫困,但是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形成了那些好的经验吗? 对于已经摘下帽子的贫困县,中科院之后会采取比较援助的措施吗?

对此,严庆表示:“扶贫事业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科技事业不能覆盖天下。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援助,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脱贫的目标。 ”

严庆表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就是与长期以来实行的科技副业制度紧密相连。

中科院在定点贫困县安排科研人员挂职,任科技副县长或副旗长。 统筹协调全院各方面力量,在当地开展扶贫工作。 “我们把科技力量和行政力量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是顺利实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

关于今后的支援措施,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促进快速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孙命则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今后也将继续发挥其特点。

一是院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分院、研究所、牵头机构密切配合,明确扶贫各贫困县营长,营长作为牵头人整合技术落地。

二是发挥建设化的特点。 发掘适合各研究所脱贫攻坚的技术,如养鱼、养菌,聚集科学院的特色力量。

孙命还强调,院子里有“弘光特别项目”。 以科技成果转移为目标,通过规范化管理,把好产品打造成好企业品牌,从帮助一家人到快速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术很好地衔接起来。

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扶贫工作。

根据统一安排,中科院掌管着包括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贵州水城县、贵州六枝特区在内的4个国家级贫困县。 目前,这4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

另外,根据省市区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的统一安排,科学院和相关分院以及另一个研究所也承担扶贫任务。 科学院有12个分院、100多个研究所,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安排,承担着一点扶贫任务。 “承担或参与了大约50多个扶贫事业单位的业务,在国务院扶贫与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业务成绩考核中,中科院的扶贫事业在2019年连续两次获得了第一等奖。 ”

“科技扶贫如何干?中科院答每经问:安排科研人员挂职 “弘光专项”瞄准成果转移转化”

白春礼还指出,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作为科技扶贫专项经费,结合各受援地区的实际诉求,完全利用科学院人才的智力和特点,多次“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增产增收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并且,中国科学院自2009年以来,圆满完成了国家点对点扶贫效果第三方判断的重要任务。

封面照片来源:照片网

标题:“科技扶贫如何干?中科院答每经问:安排科研人员挂职 “弘光专项”瞄准成果转移转化”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