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不仅给中国经济,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全年世界经济收缩4.9%,比4月下降1.9个百分点。 其中,美国经济今年萎缩8%,欧元区10.2%,日本5.8%,英国10.2%,印度4.5%,中国预计增长1%。
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将面临哪些变化? 作为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重要成员,中国经济复苏有那些挑战? 如何理性看待后冠状病毒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重构?
7月8日,每日经济信息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深度认知中国》系列直播。 与这些疑问相比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解答。
照片:人大重阳
世界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陈文玲说,把中国置于这样的大变局之下,就能知道中国来自哪里,现在在哪里。
展望未来100年,从世界经济来看,南北关系调整是一个明显的特征。 陈文玲说,根据经济合作与快速发展组织的统计,1991年至1991年,发达国家从全球gdp总量的78.7%下降到57.8%。 年,新兴市场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近60%。
“特别是2008年以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经济阻滞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了80%以上,其中中国这几年平均贡献了30%左右。 所以,南北关系大调整,本来北强南弱,现在南北均衡。 ”陈文玲说。
除了经济之外,陈文玲还说,这是因为市场开放,世界开放,东西方文化和文明交错或对立。
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重点,稳定经济基本盘。
5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写道,全球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波及幅度、衰退深度取决于疫情蔓延的程度和应对较为有效的程度。 我国外贸依存度仍超过30%,世界经济下行可能通过外贸外资、供应链、资金链等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
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未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还会发生那些变化?
陈文玲认为,疫情过后,产业链重构将加快,围绕制造体系最完善的平台重构产业链。 因此,全球产业链东移,也就是作为全球产业链最主要部分的产业集群等龙头公司以亚太为主,亚太以亚洲为主,亚洲以东北亚为主。 东北亚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中国。
陈文玲进一步指出,疫情后的产业转移,将推翻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规律。 最初的三次产业转移是渐进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转移,是从发达国家向快速发展中国家或其他国家的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移。
疫情过后,产业链重构有几个重要选择。 陈文玲说:第一,产业链一定要接近最大的市场或市场诉求最旺盛的地方第二是接近创新的地方第三是接近人力资本最丰富的地方第五,接近产业体系最完善的地方第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环境
陈文玲认为,中国有巨大规模的市场,创新能力正在加速发展,人力资本丰富,而且制造业产业配套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稳定,这些累积的特征得到了凸显。
另外,陈文玲说,美国提倡制造业独立,认为疫情会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回流。 “但是,我确信制造业独立时代将结束。 结束后,能缩短的只有分工简单的产业链,多而杂,多维度,更国际化的产业链会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资本化,连接会越来越紧密。 ”。
“所以,现在世界贸易的2/3是中间品。 据说疫情过后,中间品贸易将大幅下降,但我个人认为疫情过后,中间品贸易仍是贸易的主体。 因为,世界产业链绝对不会按照政治家的意愿转移到任何国家,而是遵循市场和产业转移的规律,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用的最大化。 ”陈文玲说。
标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疫情后全球产业链将东移,中国特点正在凸显”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