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2字,读完约4分钟
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和2021年和《十四五(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
与近年来臭氧浓度上升的问题相比,《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说,近年来,我国的pm2.5污染逐渐减轻,但臭氧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目前中国的臭氧污染状况到底如何,下一步要采取那些措施推进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
生态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回答说,北京天津河北省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要地区的臭氧浓度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地区。 臭氧是空气体质量仅次于pm2.5的重要因素。
刘炳江说:“~2019年的7年间有5个最温暖的年份。 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使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抵消了臭氧的形成,但温度的上升抵消了这一部分。 ”。
(照片证明:生态环境部通过视频连接方法举办新闻发布会的照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刘炳江说:“近年来,我国的pm2.5大幅下降,臭氧浓度没有同步改善,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臭氧浓度近年来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臭氧超标日以轻度污染为主,全年全国臭氧浓度超标日比例为4.9%,其中90%以上为轻度污染。
对此,刘炳江指出,近年来,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臭氧浓度每年递增。 其中,年为137微克/立方米,年为139微克/立方米,年为138微克/立方米,基本稳定; 仅2019年,南方地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连续3个月不下雨,干旱少,发生高温热浪,因此全国臭氧浓度上升9微克。 这是极端的气象条件,减去这一点,整个我国的臭氧浓度正在缓慢上升。
从要点区域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要点区域的臭氧浓度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国内其他地区高25%~49%。
对于臭氧浓度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刘炳江首先列举了臭氧的主要前体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量较高。 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全球臭氧背景值正在上升等。
年,我国形成大气复合型污染的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二氧化硫和一次pm2.5的排放量已降至百万吨级,但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量仍为数千万吨级。 特别是北京天津河北省及其周边和长江三角洲等重要地区,vocs排放相关产业高度集中,11个省市占国土面积的13%,但排放量占全国的47%。 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49%,原料药、化学农药原料药、家具、船舶制造等领域公司数量多、规模小,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0%~88%,产业布局调整难度较大。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全年未达标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全年下降18%,全国优质日数比率全年上升3.3个百分点。
目前,上述两个目标已经超额实现。 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未达标地级以上城市平均pm2.5浓度比2009年下降28.8%,全国优质日数比例比2009年上升5.8个百分点,分别超过《十二五》目标的60%、76%。
刘炳江指出,200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排放强度下降,对目标实现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击相关中心通过国际通用的空气体质量模型,科学判断了疫情对空气体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疫情对pm2.5浓度的影响为2微克/立方米,对优良天数比率的影响为2.2个百分点。
刘炳江说:“扣除疫情影响后,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下降25.0%。 优质日数比率为84.8%,比去年上升3.6个百分点,仍超额完成《十二五》约束性指标。 ”
刘炳江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制定空全面改善燃气质量的行动计划。 337个城市的pm2.5被认为将比去年同期下降10%,相当于未达成城市下降15 % ; 优质日数从87%上升到87.5%,表面上仅上升0.5个百分点,但实际上扣除疫情影响后,相当于84.8%上升了87.5%,上升了2.7个百分点,与“十二五”的3.3个百分点基本相当
另外,刘炳江根据《十四五(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总目标,每年完成20%的时序进度要求,考虑到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后产能释放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的目标,即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0.5微克。 优良天数比率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85.2%。
封面照片来源:照片网
标题:“大气污染治理为何“按下PM2.5浮起臭氧”?生态环境部回应每经:温度上升抵消污染减排等所致”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