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field.body}

12月25日,第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举行了第3次全体会议。 会议由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受国务院委托编写的《关于通过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检测问题改善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改善情况报告》)。

《改善情况报告》指出,关于此前《国务院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截至2019年11月底,大部分得到改善,有关部门和地方向国库缴纳税款或退还,统一采用结汇资金, 制定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1538个项目。

图片来源:本公司

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方面,与16个省未对困难市县制定地方政府债务应急预案的问题相比,《改善情况报告》显示,目前已建立14个省,另有2个省计划年底公布。

针对申报遗漏和债务数据多申报等问题,相关地区对债务数据进行了验证调整。 没有针对库存隐性债务制定解决方案等问题,11个地区已经补充制定了解决方案。 针对债务资金闲置问题,35个地区已经支出224.98亿元,剩下的65.42亿元在调整项目后,将按进度支付。

另外,对比部分预算未在规定时间内发放的问题,截至2019年9月底,常规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转移支付分别发放了97.8%、92.5%、99.7%。 快速发展改革委将更早制定投资计划,确保按规定时间下达。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实务委员会在《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突出问题改进情况的跟踪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中,在跟踪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突出问题改进工作

例如,某地方生态系统保护专项资金等中央转移到地方支付的资金分配与地方项目库储备不一致的情况,某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实施中调整变化大,推进慢,“钱等项目”现象突出,

《调查报告》指出,资金挤占后,部分地方财政部门和领域主管部门未对项目实施过程和资金采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有问题的项目未能及时结束,封闭式资金未能及时清理,用途未能调整。

在存在比较不足的情况下,《调查报告》提出,被审计部门要深入分析原因,从体制结构态度中找出问题的根源,不仅要有可比性地加以改进,还要一反三,健全规章制度。

要切实堵塞治理漏洞,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用制度治理权力,用制度治理事物,用制度治理人,不断巩固改进成果。

进一步完善检测突出问题的改进情况报告制度,加强问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加强处罚的解决和责任追究说明责任,并从建立章制等方面提出了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调查报告》指出,存在改进过程的问题,明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馈改进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解决情况时,应当反映后续的改进情况。

另外,《调查报告》提出落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规定。 完善预算绩效指标明确机制,平衡绩效指标的共性和专业性,增加可衡量的量化绩效指标,提高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要妥善解决部门单位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和财政部门考核的关系,必须发挥部门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确保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和质量。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

封面照片来源:本公司

标题:“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已整改问题金额超3000亿,11个地区补充制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方案”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