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2字,读完约5分钟

生态部迎来了新的部长。

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

1979年在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学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后,到年担任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37年来黄润秋学习、工作的重要文案之一以《地质》为中心展开。 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着名的地质学家。

工商业联合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未来的环境对策要从“小环境”向“大环境”,从二维环境对策向三维环境对策过渡,不仅要关注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也要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演化

照片:生态环境部

黄润秋,九三学社职员,1988年9月参加实务,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学系工程地质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

从履历来看,黄润秋的大部分办事处都在四川省。 1989年4月,他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 2001年11月,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2007年5月,担任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要点实验室主任。

“黄润秋履新!生态环境部迎来专家型部长,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之后,2008年担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年调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年3月调任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从2007年到2007年,黄润秋的职务发生了几次变化,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国家要点实验室主任的职务一直没有变化。

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润秋利用自己的研究专业做了大量工作,工作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汶川地震后,黄润秋冒着余震危险,带队进入地震灾区,将其作为一对一地震天然试验场,开展系统科学研究,提出以“地震断层效应”、“地形效应”为主导的地震地质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对策分布规律。 这一成果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年1月,黄润秋及其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6年1月,黄润秋主办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抗灾”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年5月,国际工程地质环境协会( iaeg )执委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执委会全体会议,通过投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iaeg原副主席黄润秋获得年iaeg学术生涯获奖hans cloos medal。 从1976年该奖设立到去年,世界上只有22人获奖。

图片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网站截图

一位地质行业专家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黄润秋在地质行业非常有名,地质界许多院士对他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地质学行业的顶级专家。  

年对生态环境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阶段。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到了2007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社会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许多阶段性评价指标时间节点也已成年。 更重要的是,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收敛的一年。 此时,生态环境部迎来了专家型部长,会对未来的生态环境事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骆建华介绍说,生态环境部的功能范围明显扩大,从原环境保护部到现在的生态环境部,过去的业务重点可能在于污染防治,未来的重点业务可能要着眼于控制污染、保护生态两个方面。 水文地质是广义的生态环境,如果由该行业顶级专家主持工作,应该会做得更好。

骏进一步解释说,环境有“小环境”和“大环境”。 “小环境”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是短周期的环境,“大环境”是包括地质环境、气候等在内的自然环境本身的演化,这是立体、长周期的环境。 例如在水污染治理中,过去处理地表水污染问题可能是首要的,但今后不仅要处理地表水污染,还要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地下水和地表水实际上是相通的。

“黄润秋履新!生态环境部迎来专家型部长,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未来的环境对策必须从‘小环境’转移到‘大环境’,从二维环境转移到三维环境。 此时,他(黄润秋)的专家很合适。 ”骏说。

年3月担任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时,黄润秋担任的行业之一是环境保护产业,骏建华说:“他非常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经常和大家交流这方面的想法。 他为人大方,业务水平高,思路也清晰。 ”

封面照片来源:照片网

标题:“黄润秋履新!生态环境部迎来专家型部长,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