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4字,读完约4分钟
被称为“中国诺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公布了年度获奖者名单。
9月6日上午,《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年未来科学大奖记者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张亭栋、王振义发现了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并获得了“生命科学奖”。
卢科凭借其开创性的发现和纳米孪晶结构和梯度纳米结构实现了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了“物质科学奖”。
彭实戈因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做出开创性贡献,获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
图片来源:未来科学大奖官网
未来科学大奖的个别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700万元)。 在发布会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何川表示:“今年1-4月,我们邀请了社会各行业的2000多名专家提名候选人。 数码诺奖获得者、100多名各国院士、十几所学校的校长和资深专家积极参加了今年的提名。 未来科学大奖现在可以说得到了全世界内科学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
此次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
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apl曾是最凶恶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
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 ato,俗称砒霜)被试用于许多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可靠、可重复、尚未得到公认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确定了ato可以治疗apl。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说明在患者体内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对apl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验证和宣传,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的标准药物,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科,为了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导电性,鼓励了创造性的纳米孪晶结构和梯度纳米结构的发现和利用。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物理行业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 一般材料的强化是通过引入各种缺陷以阻碍位错运动来实现的,但材料强度提高后会失去塑性和导电性,从而导致材料行业长时间无法处理的材料强度和塑性(或导电性)的逆转关系。 如何克服这一矛盾,成为国际材料行业几十年来的重大科学课题。
柯氏及其研究小组发现,在不损害良好塑性和导电性的情况下,两种新的纳米结构能够提高铜金属材料的强度,在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还注意到,2003年,37岁的鲁科成为改革开放后当选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资料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土耳其就任辽宁省副省长。
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奖励他对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据介绍,彭实戈迅速发展了非线性数学期望的理论,这与以前流传下来的线性数学期望有本质的不同,但相似的数学理论还可以建立。 这对风险的定义和定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发布会现场,大家和彭实戈进行了连接对话。 他为获得这个奖而感到高兴。 他说,这将有助于鼓励科学未来的快速发展。 自己致力于数学和其他科学的交叉研究,其他科学的推进推动了数学的迅速发展,反之亦然。 在连接中,彭实戈还谈到了这笔巨额奖金,他想用这笔奖金推动自己所研究行业的快速发展。
标题:“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单项奖金百万美元 “砒霜治疗白血病”奠基人张亭栋等四人折桂”
地址:http://www.bjmxjjw.com.cn/bxxw/1034.html